三、胃痛从肝胃不和,肝脾不调论治

2022-05-31 05:31信息来源:admin

患者程某,男,64岁,泸州市泸县人。

[病史]:因“反复胃胀痛半年余”于2019年9月10日就诊。半年前,患者由于心情不好和饮食不慎出现胃胀痛,以胀为主,于当地诊治好转,但此后常因情志不畅复发,为进一步诊治,遂到我院就诊。

[初诊]:表现为胃胀痛,以胀为主,伴嗳气、有时反酸,性格急躁,纳少,多食加重,小便黄,大便时干时稀,有时头昏,身软乏力,口苦,舌淡苔薄白腻,脉弦。院外胃镜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

西医诊断:1、慢性浅表性胃炎,2、肠易激综合征?

中医诊断:胃痛-肝胃不和,肝脾不调。

治法:疏肝解郁,健脾和胃。

方选:四逆散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味。

处方:

柴胡 15g 白芍 30g 麸炒枳实 30g 炙甘草 12g

法半夏 15g 陈皮 15g 茯苓 30g 党参 30g

麸炒白术 20g 木香 12g 砂仁(后下) 10g 酒黄芩 10g

建曲 30g 莪术 15g 海螵蛸 30g 黄芪 30g 

共7剂,每天一剂,水煎(自煎),取汁300ml,分三次服。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少吃辛辣刺激之品。

[按语]:本病属于中医胃痛范畴。胃痛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常出现肝胃不和,肝脾不调情况。病因主要为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不畅和脾胃素虚等。病性早期由外邪、饮食、情志所伤者,多为实证;后期常为脾胃虚弱,但临床上虚实夹杂往往多见。基本病机为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治疗以理气和胃止痛为主,审证求因,辨证施治。正如叶天士所谓“通字须究气血阴阳”。本病与肝有关,因肝气不舒,导致肝胃不和,出现胃胀痛,嗳气,反酸,纳少,多食加重;肝脾不调,出现大便时干时稀,有时头昏,身软乏力。口苦,小便黄为有热。舌淡苔薄白腻,脉弦为有虚、有湿之象。中医辨证为肝胃不和,肝脾不调,治宜疏肝解郁,健脾和胃,选方四逆散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味。加黄芩清热,建曲消食和胃,海螵蛸制酸,黄芪健脾益气,莪术活血。